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法院新闻

大财政体系司法对接联动破局,盘活资产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 执行局 时间: 2025-08-29 18:39 点击量: 1241

2025年以来,丹江口法院锚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核心目标,将大财政体系司法对接联动机制建设作为关键抓手,聚焦国有“三资”清理盘活重难点任务,以“府院联动”为纽带打破部门协作壁垒,通过司法职能与行政资源的精准对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不久前,院办理的申请执行人某农牧科技公司与被执行人某置业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曾因18套房屋资产长期闲置陷入执行僵局——一边是申请执行人亟待兑现的合法债权,一边是闲置资产难以激活的“沉睡”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丹江口法院主动牵头搭建协作平台,与市政府、市财政局、市国投集团建立“信息共享、同步推进、闭环处置”联动机制执行法官第一时间梳理资产权属、瑕疵状况等关键信息,形成符合国有资产处置标准的清单式报告,定向推送至市财政局国资管理部门同时协助市国投集团开展现场勘查、市场估值,全程提供法律意见,确保资产处置流程合法合规。

经过多轮协同推进,市国投集团最终通过司法拍卖成功竞得该18套房屋资产。更关键的是,依托前期联动中建立的“处置-运营”衔接机制,市国投集团迅速启动招商引资,引入符合区域产业规划的经营项目,实现“资产拍下即落地项目、项目落地即产生效益”的高效转化。此次联动不仅帮助被执行企业化解三千万元金融债务,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更让长期闲置的资产重新焕发生机,同时推动国有资本精准投入优质资产领域,为国资保值增值开辟新路径,真正达成“债权人权益兑现、企业债务化解、国资效益提升”的三方共赢,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供了生动司法样本。

开展大财政体系改革,是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重要探索。下一步,丹江口法院将持续聚焦国有“三资”清理重点,深度融入大财政体系司法对接联动机制建设,以“调、判、执、破”等审判职能助力“沉睡三资”确权、处置、流转,有效盘活“僵尸企业”闲置资产,切实将司法优势转化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