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也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和全国5A风景名胜区,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丹江口市人民法院武当山法庭就坐落于这仙山脚下、秀水湖畔。
近年来,武当山法庭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审判服务模式,秉承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介入”的能动司法理念,主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将解纷阵营移至“阵前一公里”,做到了“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以鉴促调,拓宽高效解纷“新渠道”
“钱拿到了,我的后续治疗和生活更有保障了,谢谢法官!”武当山特区村民周某在拿到保险公司理赔款后特意给承办法官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此前,周某因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与陈某发生纠纷,因周某伤情严重,需要花费较多医疗费以及后续治疗费,周某出院后双方在警察的主持下多次协商未果。武当山法庭接到辖区派出所调解员报送的信息后,立即给出专业性建议:生命权、健康权纠纷案件需启动诉前鉴定,当事人根据鉴定结果明确责任承担,更有利于矛盾解决。
诉前鉴定报告出来后,法庭第一时间向各方当事人送达,并通知周某、陈某及陈某的保险公司来法庭进行庭前调解。根据诉前鉴定结论,双方很快达成了调解意见,纠纷迎刃而解。陈某当庭兑现了应当由其承担的鉴定费,两周后,周某也按时拿到了保险公司的理赔款。
这只是武当山法庭坚持矛头纠纷源头化解、实质调处的一个事例。武当山法庭依托“诉前鉴定+诉前调解”联动解纷模式,通过端口前移,将司法鉴定从“诉中”移到“诉前”,“以鉴促调”化解纠纷矛盾,为解纷降本提速的同时,极大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达到了“1+1>2”的解纷效果。
能动履职,积极寻求纠纷“最优解”
“徐法官,我们这里有一个棘手的相邻关系纠纷需要法庭帮忙调解!”一大早,法庭就接到了武当山法庭设立在武当山街道办事处的法官工作室打来的求助电话。原来,住在老营蜂园场的两位职工周某、王某因房屋渗水问题屡次发生纠纷,此前,双方所在村委会、街道办事处及公安机关均到现场了解过情况,也试图给王某做工作,王某均拒绝沟通和见面,双方僵持不下。
承办法官查看现场发现,因家属楼年久失修,防水措施不到位,王某房屋因长期渗水导致周某房屋多处墙面受损,双方互不相让。意识到双方积怨颇深,法官决定先“灭火”,采取背对背方式耐心倾听双方诉求。
“他狮子大开口,找我要一万元赔偿,还想到法院起诉我,简直是白日做梦!”
“每次我去找他他都说会处理,但一直拖着,搞得我家里墙面到处发霉,我不该要他赔偿吗?”
通过沟通,法官发现案件的主要焦点在于邻里之间沟通方式不当,缺乏换位思考。法官先后从情、理、法三个角度与周某、王某拉家常,劝导邻里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帮助,兼顾双方利益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最终,双方放下成见,王某支付了周某合理数额的赔偿款,邻里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武当山法庭通过在辖区内三大办事处设立法官工作室或巡回审判点,主动融入党委领导、联动过滤、群众参与的“1+1+N”工作体系,汇聚基层协同治理合力,通过三级联动的矛盾纠纷过滤体系,结合法庭加强调解指导,有效推动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真正实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网格”。2024年来,武当山法庭通过非诉解纷机制实质化解纠纷达60余件。
主动靠前,奏响“普法+服务”交响乐
![640.png 640.png](/upload/image/20241230/6387114576701362124322537.png)
“购买商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质量和商家资质,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同时,要保留好相关购物凭证。”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武当山法庭会同特区市场监管局、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普法宣传活动。法庭干警结合近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审判工作及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提供法律咨询方式向辖区群众、商户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
![640 (1).png](/upload/image/20241230/6387114580468768743019441.png)
![640 (2).png](/upload/image/20241230/6387114580571728928419601.png)
![640 (3).png](/upload/image/20241230/6387114580649729059781181.png)
近年来,武当山法庭针对不同群体法治需求,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法治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推动审判实践与普法宣传深度融合,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640 (4).png 640 (4).png](/upload/image/20241230/6387114583247133624224340.png)
![640.jpg 640.jpg](/upload/image/20241230/6387114588789823354337685.jpg)
此外,为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武当山法庭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定期在辖区村委会开展巡回审判,并借此机会让法庭干警深入社区村组、田间地头,发挥人民法庭作为法治联络员、代言人和宣传队的作用,于普法中调解纠纷,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说法,为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
下一步,武当山法庭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如我在诉”理念贯穿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不断诠释司法的力度和温度,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全面凝聚多元解纷合力,努力打造一站式搭建平台、一条链压实责任、一揽子化解纠纷的矛盾纠纷‘终点站’,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