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丹江口法院立案庭法官再次来到武汉市某银行,这已是他们一周内的第二次到来,不过,一周前他们是根据原告的申请来保全武汉某企业的银行账户,这次过来,则是在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根据当事人申请立即解除对案涉企业的查封。

近日,丹江口法院立案庭在处理一起个人起诉企业的民间借贷纠纷中,充分运用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通过“保全促调解+高效解封”组合拳,一周内两次千里奔波,完成保全、解封全流程,既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生动诠释了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温度与速度。
涉企评估先行,筑牢司法护企“防火墙”
原告陈某与被告武汉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原告陈某向丹江口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对武汉某公司名下价值2000余万元的资产予以冻结。受理保全申请后,丹江口法院立案庭第一时间启动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对涉案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地位、社会影响等进行全面分析。经评估,该企业虽涉及债务纠纷,但作为区域重点企业,其正常运转对上下游产业链稳定至关重要,丹江口法院立案庭遂审慎选择保全措施,决定冻结企业账户而非查封其核心资产,这一评估不仅为企业争取了整改机会,也为后续调解奠定了基础。

以“保全”促“调解”,跑出解纷“加速度”
保全措施实施后,丹江口法院立案庭在送达保全文书过程中又主动搭建调解平台,对案涉企业进行释法明理,通过分析法律风险、讲明利害关系,企业负责人意识到尽快履行债务对恢复商誉的重要性,主动提出分期还款方案,承办法官则迅速将相关调解方案告知原告,并在原告与案涉企业间来回协商,最终仅用3天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千里奔波解封,彰显司法温度与效率
调解协议达成后,案涉企业因业务紧急需尽快解封账户,面对企业跨越千里的解封申请,承办法官遂连夜赶赴武汉市办理解封手续,确保企业次日即可恢复资金正常流转。这种“急企业所急”的服务意识,让企业负责人深受感动:“丹江口法院不仅维护了公平,更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们永远在路上。丹江口法院立案庭通过深化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完成“评估—保全—调解—解封”全链条闭环管理,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传递司法温度,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下一步,丹江口法院立案庭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司法服务模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