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被誉为“亚洲天池”。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集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当山的仙气遇见水的灵动
武当山叠翠群峰遇见丹江水万顷碧波
快看,有一群人
以“司法之力”为山水共治写下生动注脚
为深入贯彻省法院在十堰法院召开的环资座谈会议精神,深挖司法保护基地潜力,2025年3月31日,丹江口市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保护法庭、武当山法庭以武当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为依托,通过搭建“物种保护+森林防火”法治宣传矩阵,为守护“仙山碧水”注入司法动能。
以案释法: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武当山太子坡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周边,法院干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读典型案例等形式,向游客生动还原了武当山生态保护司法实践。


“我们审理的王某某(化名)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被告人被判处刑罚并承担生态修复责任。大家在外出旅游时,不要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避免伤害自己也伤害它们。”法官结合案例,阐述非法狩猎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帮助群众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
干警还现场解读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对比展示猕猴、林麝、豺、红腹锦鸡等本地常见动物的俗名与学名,帮助村民和游客辨识“身边的国宝”。“原来这些身边常见的动物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一位武当山居民感慨道。
智慧联动:织牢森林防火法治密网
武当山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地,其森林资源具有显著生态价值。正值清明祭祖和春游的高峰期,法院干警联合武当山护林员、安保员共同推出“防火法治套餐”,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一根烟头烧毁近千亩林地,一次疏忽葬送五年自由!”在南岩景区停车场休息区,法庭干警结合《刑法》《森林防火条例》向游客和居民剖析“过失引发火灾最高可判七年”“违规用火将面临行政拘留”等法律红线。同时,发放《武当山防火法律口袋书》,用漫画形式标注景区禁火区和常见违规用火行为,让法律知识“看得懂、记得住”。
不少群众表示:“原来引发森林火灾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以后再也不乱扔烟头、随意烧荒了!”“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春耕期间、清明上山祭祖时一定会做好安全防护。”
全民倡议:当好仙山碧水生态卫士
全体市民、游客及社会各界朋友们:
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其生态环境的纯净与生物多样性的丰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为守护武当山的绿水青山,我们郑重发出以下倡议:
1、严守法律红线,共筑法治屏障。严格遵守《湖北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规,不盗伐珍稀林木(如水杉、银杏),不猎捕野生动物(如金丝猴、红腹锦鸡),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杜绝野外用火行为。
2.践行绿色行动,守护生态底色。优先选择景区环保接驳车、徒步或骑行,减少私家车进入核心景区,降低碳排放。
文明旅游,不攀折花木、不踩踏植被,拍摄风景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干扰野生动物栖息。
3.强化监督共治,织密防护网络。如果您发现盗伐林木、非法排污、放火等行为,请即刻告知周边的护林员和安保人员,或立即拨打110举报。
4.参与法治宣传,共绘山水画卷。我们在此邀请您参与森林防火、垃圾清理、水源保护等志愿活动,用行动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积极宣传武当山“两山”理念,向亲友传递生态保护知识,成为“绿水青山”的代言人。
司法守护的不仅是眼前的绿水青山,更是子孙后代的诗与远方。保护“仙山”“碧水”,既是长江大保护这一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美丽湖北和中部绿色崛起先行区的应有之义。
下一步,丹江口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回信精神,聚焦“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契机,以“碧水”为脉、“仙山”为核,积极探索“环资审判+治理”的司法新路径,以更高质效的司法供给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为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助力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贡献丹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