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工作推动丹江口市文旅事业发展,让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2025年4月29日,十堰中院、丹江口法院联合丹江口市委政法委、市文旅局、市林业局在沧浪洲湿地公园共同挂牌成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旅游专线”。

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汉立、环资庭庭长李君,丹江口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泰文,丹江口市文旅局局长黑志强,丹江口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刘远明,丹江口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方义清,党组成员冯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柴军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干警参加活动。

成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旅游专线”,旨在进一步推动法治与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出融法于景的“法治+文旅”普法新地标,在为广大游客带来全新法治文化和旅游体验的同时,促进丹江口市法治建设、生态效益、文旅经济的协同发展与共振共赢。


置身沧浪洲湿地公园,碧波荡漾、芦苇摇曳,几只水鸟在水面上悠然盘旋,景色分外美丽,让人心旷神怡,犹如行走在画中,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游玩打卡、拍照留念。

该条“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旅游专线”,以“水”为线,以湿地公园为起点,将市区内多个景点串联成线,途经中国最美山水公路,抵达百喜岛旅游景区。为深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丹江口市法院和丹江口市文旅局还联合推出“一部手机游丹江”APP,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景区介绍、VR全景视角、吃住游购娱推荐以及主题线路,聆听每片枝叶、每处地貌背后的司法守护故事,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司法在守护生态环境中的关键作用。

2022年5月30日,丹江口法院在沧浪洲湿地公园设立司法保护基地,为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强劲法治动力。近年来,丹江口法院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联合多部门积极开展增殖放流、补植复绿、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如今的沧浪洲湿地公园被频频点赞,作为汉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栖息地,已然成为一道亮眼的生态“金字”招牌。


仪式结束后,在场人员共同将2万尾经检验合格、适宜湿地环境生存的鱼苗投放至湿地公园,一条条鱼苗顺着水流冲出,如银线般倾泻而下游入丹江。它们将在丹江水中生长繁衍,进一步恢复水域鱼群数量,修复水生生态环境。


随后,丹江口法院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干警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展开湿地保护普法活动,向往来群众和游客普及了珍贵候鸟的种类、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修复湿地的重要意义,详细讲解了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强调禁止在湿地保护区内实施的五种行为以及违法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活动共发放宣传单80余份,为群众答疑10余次,达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未来,这条串联生态景观与法治元素的特色线路,将成为连接“保护”与“共享”的桥梁,当游客带着对绿水青山的热爱启程,也将把“守护水源就是守护家园”的共识带往四方。下一步,丹江口法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以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为推动丹江口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