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夜色如墨,法官走出调解室大门,星光下的国徽泛着微光,桌上的调解协议还散发着余温。历经十几个小时的调解,一起标的4000余万元、关乎三个企业存亡的案件在夜色中落下帷幕。
长安十二时辰守护的是城池安危,而丹江口法院立案庭的十二时辰,守护的则是市场经济血脉的畅通。
辰时(7:00-9:00)·破晓砺剑
晨光穿透清晨的薄雾时,法官的案头已堆满一米多高的卷宗。调解室内即将迎来一场鏖战——一起标的额高达4000余万元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原告A公司寸土不让,要求将案涉建设工程款、逾期利息、违约金一次性支付到位;被告B公司认为案涉工程与A公司间尚未对账,A公司单方作出的审计报告对其不具有约束力,且不认可A公司主张的各项利息和违约金;C公司坚称其早已付清了所有款项,A公司主张的所有款项均与其无关。
几方企业代表分席而坐,双方矛盾错综复杂,亟待厘清。法官指尖划过双方提交的47组172份证据——A公司提交了保全申请,B公司的反诉状也已递至庭前,这不仅是法律博弈,更是一场关于企业生死存亡的竞赛。
巳时(9:00-11:00)·初阵交锋
“法官,A公司提交的单方审计报告对我方不具有约束力,案涉工程并非A公司一家独自完成,该证据不能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B公司率先发难。
A公司则立马反击:“该证据若无效,你方向C公司索要工程款的数额为何与该审计报告金额一致?”
调解室化作没有硝烟的战场。法官抬手压下喧哗,墙上的法徽在晨光中凛然生辉:“今日我们寻找的是解法,不是输赢。各位能否听我一言?”
法官顺手展开白板,几方争议焦点被拆解为确定施工范围、明确工程款项、捋清付款节点、明晰违约责任…如抽丝剥茧般,症结一一显现。
午时(11:00-13:00)·迷局深锁
针对焦点问题逐一核查时,双方忽然又剑拔弩张。A公司挥舞着合同,要求严格按约支付利息,B公司则揪住补充协议要求抵扣税差;A公司要求返还垫付的材料款,B公司则主张工程返修的费用…
气温随战况攀升,空调低鸣中,法官沉吟道:“合同是否有效这一层各位是否想到?”
法槌落下,一声清脆划破了调解室内的沉默,法官宣布休庭:“诸位不妨想想,对簿公堂真是最优解吗?”
未时(13:00-15:00)·转机初现
休庭的间隙,法官和三方当事人在调解室边吃边聊。
“去年市里要求的工期很赶,你们当时怎么达到要求的?”
“其实...我们去年合作的还不错,互相配合着,提前完成了工程施工,还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表扬。”A公司董事长喃喃道。B公司工程部总监闻言抬头:“是啊,去年暴雨抢工时,你们一天一夜没合眼...”
法官顺势将茶盏推向二人:“商道即人道,破局之道在共赢。”并趁势调出类案数据:调解的同类工程纠纷,与判决相比,案件时限平均缩短48天,申请执行率降低8%。调解,显然是解决矛盾的“最优解”。
此刻,双方企业的锋芒,已在盒饭氤氲的热气里悄然敛去。
申时(15:00-17:00)·步步为营
调解方案在沙盘推演中渐显轮廓:
明确总额:确定B公司共应支付A公司工程款本金、利息及其他各项费用共计4000余万元;
阶梯式付款:B公司在2025年内支付2000万元,剩余2000余万元在两年内逐步付清;
引入第三方担保:明确C公司为B公司应支付的款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做出让步:A公司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夕阳透过百叶窗,在和解协议书上投下斑驳光影,调解室内气氛融洽——不仅代表着对协议条款的认可,更是商业信任的重建。
酉时-亥时(17:00-22:00)·落槌定音
一版版商议,一遍遍校对,最终夜幕垂落,案件进入尾声。“经双方当事人确认,现当庭达成如下调解协议:…”
暮色四合,打印机吞吐着23页调解协议。十二时辰的唇枪舌剑,此刻化作双方在国徽下紧握的双手。
窗外,万家灯火正如盛唐上元夜般绽放。

当标的4000余万的调解书在夜色中生效,沉甸甸的协议中,是每一条被看见、被保障的诉求。正如那句“长安,是天下所有人的长安”,而正义,亦应是天下人可感可知的温暖。